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中心 > 正文

中医推荐:治疗痛经的小偏方

痛经,即经期前后或行经期发生的无其他原因的腹部剧痛,常见的病因有精神紧张、子宫发育不良、贫血等。中医认为多由于气滞血淤、寒邪凝滞或气血虚弱造成。

  气滞血淤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前下腹胀痛,拒按,面色暗滞。

丹参15克、玄胡索10克。共研细末,每次以温开水吞服5克,每日3次。

姜黄、木香各30克,肉桂10克。研细末,米醋调和做丸,每粒3克,行经期每日早晚以白开水吞服1粒。

红花100克,放入500毫升60度白酒中浸泡7天。每日以红花酒15毫升,兑入25克红糖,加温开水50毫升饮用。

山楂、红糖各30克。水煎取汁,早晚分服。

五灵脂6克,酒制香附10克。水煎取汁,早晚分服。

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经前1~2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寒邪凝滞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前和经期下腹部冷痛,得温则减,身体怕冷,手足不温,面色苍白。

小茴香10克,当归12克。水煎取汁,每次月经前3天早晚分服。每日1剂。连服3剂。

艾叶1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水煎服,每次月经前3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6剂。

艾叶、炙香附各10克,红糖50克。水煎服,每次月经前3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6剂。

制附片(先煎1小时)、艾叶各6克,当归10克。水煎服,经前3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6天。

生姜15克,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气血虚弱型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后腹痛,喜按,经量少、色淡,面色苍白,体弱。

当归15克,黄芪30克,羊肉500克。炖汤,食肉喝汤。可常食用。

益母草15克,当归12克,红糖3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常服。

红参10克,丹参15克。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党参、元胡各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常服。

当归、白参各30克,红花15克。将上3味放入500毫升60度高粱酒中,浸泡7天后服,每天中、晩各服10~15毫升。

当归12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常服。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